2016年即将结束,陶瓷行业又度过了一个“暖冬”。回首这一年,中国经济下行基本触底,经济增长由回落转为走稳,GDP增长及工业增长率保持稳定;工业增长带动了房地产市场,陶瓷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得以延缓;绿色发展成为实现“十三五”的重要理念之一,环保风暴吹遍了全国;生产工艺、设备全方位革新,行业品牌意识开始觉醒……
在前有环保、成本、同质化等多重问题困扰,后有跨界竞争对手觊觎的局面下,有的企业中途掉队,无奈退出;有的企业步步为营,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稳住了阵脚。岁末之际,陶城报梳理了一年来的种种,整理成“2016年陶瓷行业十大热门话题”。
一、政策调整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节能环保”得到了国家很高的重视,而“绿色发展”也成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所必须树立并贯彻的五大理念之一。鉴于此,各级政府及各行业的十三五规划中均把“淘汰落后产能”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而在陶瓷行业,环保风暴从山东吹向了全国……
2016年一开年,淄博产区就经历了“史上最严”的环保整治,多家陶瓷企业被关停。由于禁止夜间制粉,淄博产区一直开工不足;而为了保证G20峰会,淄博陶企又被勒令减半生产。9月,当地政府又下发的文件,拟通过搬迁入园、提升改造和关停淘汰等途径,将建陶行业产能从7亿m2削减到2亿m2。据本报记者统计,淄博原有的170家建陶企业最终只保留约30%,大批落后产能被淘汰关停。
从7月开始,由环保部牵头成立的中央环保督察组分两批分别进驻了江西、广西、广东等15个省(市),当地陶企经历了新一轮的环保压力。江西20家陶瓷企业因粉尘污染或污水问题被责令限期整改;广西5家陶瓷企业被查;其中2家被要求停产整治;广东对没有经过环境审批的28条陶瓷生产线进行依法查封,多家违规排放废水、废气及原料露天堆放的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就按日计罚。
时至今日,粗放型发展已经不再适合陶瓷企业,在政府的强制要求下,节能减排成为企业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保证自身排放达标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全面实行绿色生产,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创建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才是企业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只有做到了这些,陶瓷企业才能在“去产能”浪潮中站稳脚跟。
二、资产运作
作为传统制造业之一,陶瓷行业的供应链长,从生产到营销都需兼顾。对于企业来说,保证足够的现金流是重中之重,但面对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仍旧有不少企业跃跃欲试。
今年2月,东鹏控股发出私有化公告,随后于6月10日举行法院会议,70名计划股东持有2.24亿股计划股份投票赞成批准计划的决议案。东鹏控股于6月14日结束买卖,撤销联交所得上市地位。继东喷退市之后,亚洲陶瓷亚也于今年上半年从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另类投资市场退市。至此,佛山的三家实现境外上市的陶瓷企业已全部退市。
虽然上市后企业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迅速扩张,但在陶瓷行业,出现并购、重组的案例并不多。
11月2日,帝王洁具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同日,欧神诺发布《关于股票暂停转让的公告》。12月14日,帝王洁具发布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帝王洁具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欧神诺100%股权(欧神诺100%股权暂估作价20亿元人民币),收购完成后,欧神诺将成为帝王洁具的控股或全资子公司。
一个是积极谋求上市的新三板瓷砖企业,一个是于今年4月A股上市的卫浴企业,消息一出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业内众说纷纭。到底是帝王洁具“蛇吞象”,还是是欧神诺“曲线上市”,不得而知。
三、品牌营销
随着产能过剩,市场逐渐饱和,很多陶瓷企业品牌意识觉醒,不再盲目地走拼产能、拼规模的路子,转而把精力投向市场,营销成为新时代下陶瓷企业突围的重要手段。
一开年,新明珠集团就大手笔签约国内当红女星Angelababy,吸睛不少;8月,金玉名家签约唐嫣为品牌代言人;开创体育营销先河的马可波罗在10月底举办了马可波罗瓷砖球迷嘉年华活动,而CBA赛场上的“脱鞋”事件亦为马可波罗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在广州设计周期间,新中源、简一、金意陶、华鹏、玛缇、大唐合盛、范思哲等瓷砖企业均在现场举办了设计师活动;而一些品牌与设计师的互动更是贯穿了全年;与此同时,在央视砸广告,登陆美国时代广场已成为有实力瓷砖企业的吸睛法宝,
在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耐心稍纵即逝,无论使用什么营销方式,首先要清楚,做品牌营销最需要的是耐心。品牌的推广和品牌形象的提升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自身的投入是巨大的,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四、互联网+瓷砖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指的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对于瓷砖来说,早期在电商渠道的拓展并不顺利,甚至业内曾一度传言:瓷砖电商是个伪命题。但今年以来,事情有所改观。
近年来,“双十一”已从一个普通的日子变成全国人的购物盛宴,而一些瓷砖品牌也逐渐意识到双十一庞大网络流量下潜藏的机遇。今年双十一期间,入驻天猫的瓷砖品牌旗舰店已达三百多家,传统线下品牌瓷砖逐渐成为天猫、淘宝的主流力量。最终淘宝天茂双十一交易额突破一千两百亿,而瓷砖品牌交易额前十分别为东鹏(2.02亿)、诺贝尔(1.73亿)、金意陶(1.56亿)、依诺(1.39亿)、东箭完整家居、新中源、箭牌、中盛、万美、鹰牌。
庞大交易额的背后,是企业的精心布局与运营。瓷砖行业已经意识到,简单的模仿零售行业将互联网当作供货渠道的B2C模式,与瓷砖的半成品属性难以匹配,只有将线上体验下单与线下配送服务同步结合才能取得卓然有效的成绩。而与消费者的互动,互联网的大数据,以及线上线下联动营销产生的聚合效应也对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
从另一个角度讲,作为当代年轻人的首选购物渠道,网络已成为一个展示品牌,吸引流量的重要媒介,瓷砖企业想要瞄准“80、90后年轻消费人群”,保持对互联网的敏感度,把握网络流行趋势,无疑是一条捷径。
五、跨界竞争
在瓷砖行业蓬勃发展,扩张版图的同时,不知不觉已经动了别人的奶酪。
五一前后,一条“高时集团起诉简一”的消息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据网上流传的起诉书显示,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将正式起诉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控诉其“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并称“简一瓷砖的放射性水平比高时提供的天然大理石高出1750倍”等。无独有偶,8月,业内又传出山东省石材协会、厦门市石材商会和南安市石材工业协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CCTV举报简一的消息。
得益于印花技术的发展,瓷砖的表面装饰拥有了极大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仿石、仿木、仿皮、仿布等题材的瓷砖品类有很多,这也拓展了瓷砖在家居空间装饰中的应用领域,也在无意间动摇了其他装饰材料原有的地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瓷砖虽然有替代石材的潜力,但在其它方面也有局限。在广州设计周上展示的新材料诸如石塑地板、超薄石材、耐火板材等,其在拥有耐磨、耐高温、柔性、防滑等优点的基础上,还有着丰富的表面装饰效果,题材涵盖仿石、仿木、仿水泥、甚至还有仿瓷砖的。虽然这些新材料目前体量还很小,市场份额也难以与瓷砖相比,但因其独有的属性和优势依然得到了一批消费者的认可,未来表现如何值得观察。
六、成本桎梏
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平淡,陶瓷企业产销压力大,原材料供应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大量原材料价格下降了约15%左右。而到下半年,受国家供给侧改革影响,大量原材料企业及纸箱厂被取缔、关停、限产,因此从9月开始,各种矿产资源、化工原料及纸箱的价格一路上扬,11月疯狂攀升,到12月才逐渐止住了升势。据了解,烧碱、氧化铝、氧化锌等原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涨幅最高的接近一倍。
由于国家要求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许多技术差、污染大的中小造纸企业被关停、限产,全国缺原纸,纸箱行业原料采购成本增加近40%,上游原料供应商要求预付款,且无法保障交货数量。据陶瓷企业反馈,纸箱是“一天一个价”,甚至出现了拿钱买不到纸箱的情况。
与此同时,交通部出台的“9.21新规”也大大提高了厂家的运输成本。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海运,由于装载量的限制,原本可以一批发完的货需分多批发送,运输周期也被迫增长。
七、同质化
自从国内陶瓷行业进入喷墨打印时代,抛釉砖的生产工艺难度得以降低,抛釉砖如同一匹黑马在市场上纵横驰骋,肆意扩张的后果就是同质化严重。陶瓷企业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应对同质化问题,众多陶瓷企业在今年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去年开始兴起的“现代仿古风”终于在今年吹遍了全行业。在今年的两届陶博会上,各企业纷纷推出了现代、简约风格的瓷砖系列,表面花色以黑、白、灰为主。一些品牌的新展厅也在设计上融入了现代、轻奢的元素。而在9月底开幕的陶瓷行业盛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展上,展品主色调亦是黑、白、灰,回归自然、简约成为当下的主流,
此外,大规格瓷砖开始在今年流行起来。国内企业相继推出了900×900mm、600×1200mm、1000×1000mm、900×1800mm等规格的产品,而博洛尼亚展也将大板作为展示的重点,并在切割、纹理拼接等方面展示了众多新颖的创意。
渗花墨水和通体这两个概念在相继火热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在今年下半年擦出了火花。7月底,诺贝尔正式推出了“瓷抛砖”,在行业内引起一片热议。随后,嘉俊在秋季陶博会推出了新品“瓷抛石”系列,罗浮宫、美陶也相继推出了同类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运用了渗花墨水和通体布料两大技术的瓷抛砖,其逼真度、立体感和质感都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八、工艺革新
大红墨水一直是全球陶瓷人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欧洲作为陶瓷喷墨技术的发源地,此前也在研发大红墨水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鲜有突破。年初,宏宇集团宣布已成功研发出大红墨水,令业内人士叹为观止。随后在5月底举行的广州陶瓷工业展上,扬子颜料也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包裹大红墨水、包裹亮黄墨水等产品。
4月中,由意大利LB公司和广东博晖机电联手打造的干法制粉工程在东鹏淄博生产基地成功落地生产,并通过验收。随后在广州工业展上,干法制粉工艺因其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得到了广泛的关注。9月,中国陶瓷干法制粉工程技术中心成立,拟向全国推广干法制粉;而在工信部发布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联合出台的《“十三五”节能减排达标方案》中,都把干法制粉工艺列为行业推广项目。而即将在淄博产区实施的集中制粉项目中,干法制粉亦是关键工艺之一。
除了风格和花色的革新,釉面效果成为今年的突破点,企业开始考虑用多重工艺叠加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广州工业展上,各类效果釉及功能性墨水成为国内外釉料墨水公司的主要展示产品。干粒、剥开釉、下陷釉、亮面釉、金属釉、闪光釉等产品让瓷砖呈现出更加出色的表面效果。此外,渗花墨水的展示也让业内出现了一股“渗花热”,不少品牌已经开始试用,更有企业在下半年推出了“瓷抛”类产品。
九、智能制造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依旧是今年的主旋律。
在压机方面,继去年年底推出万吨压机以来,恒力泰今年相继推出了YP12000和YP16800型压机,将压机规格又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准。西蒂贝恩特推出的SUPERA压机在设计上运用了ISO和无应力理念,可压制4-25mm之间任意厚度的砖坯,日产能最高可达13000m²。而西斯特姆推出的新一代5万吨大板压机GER2.0,可生产1600×5600mm规格的产品,且在厚度上可从3-30mm自由切换。
在喷墨机方面,欧洲厂商给出了最新的数字喷墨方案,除了拥有更多通道,兼容渗花墨水等提升外。杜斯特、西蒂贝恩特等都推出了集成了喷墨功能的数码喷釉机,通过完全模块化的方式将施釉、印花流程集成到单台设备,让一台机器实现喷釉、喷墨、喷干粒以及功能性墨水等多项功能。
在窑炉方面,节能、减排成为衡量窑炉的新标准,窑炉智能化趋势逐步凸显。拥有节能、产量大、效率高、单位人工成本底等特点的宽体窑在今年被大多数企业接受。另外据了解,无论国内外,最新推出的窑炉都搭载了智能监控系统,窑炉可通按时向企业的窑炉管理员推送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压力、气氛等参数,同时通过预设或者大数据分析,给出各种预警和优化信息。
除此之外,窑后自动储坯系统在今年开始被众多企业应用,这套系统可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产灵活性,对柔性化生产有着莫大的帮助。
多家设备企业都在今年提到了“整线”的概念,系统化、智能化、柔性化将会是未来陶瓷工厂的方向和趋势。
十、海外投资
由于受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的影响,陶瓷行业开始逐渐重视起出口业务,然而一轮又一轮的反倾销让国内陶企“很受伤”。随着国内用地、用工成本的上涨,一些企业开始大胆考虑到海外寻求投资建厂的机会。
年初,广东唯美集团投入1.72亿美金在美国田纳西州的Lebanon市设厂,工厂占地约4.6万平方米,项目总建设周期约4年,建成后将会为当地提供220个工作岗位;9月,蒙娜丽莎前往意大利ROMANI陶瓷集团生产基地进行揭牌,开启了意大利企业为中国贴牌生产瓷砖产品的又一新篇章;12月,由科达洁能与挂广州森大集团联合投资的肯尼亚Twyford陶瓷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制式”的陶瓷生产整线工程实现了海外输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生产、资本、贸易都更加自由化和国际化。中国瓷砖及设备企业的海外投资,不仅表明了国内企业已经具备国际化的生产和运营能力,更在国内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的现状下,探索出一条利用全球产业资源,通过国际分工协作,进而实现共赢发展的独特道路。
Please give us a message